【翰林“四有”好教师】跨界融合 “学习+”模式助力成长——苏州工业园区教师教育基地专题培训暨苏州市“四有”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展示活动
6月7日下午,翰林小学成功举办苏州工业园区教师教育基地专题培训暨苏州市“四有”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展示活动。本次活动围绕“新课标视域下的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实践”这一主题,以“云活动”的形式,将课堂展示、教师分享、专家讲座等内容精彩串联并呈现,获得与会老师的高度赞誉。
【课程展示】有度融合,构建教学新路径
翰林小学“四有”好教师团队的6位成员带来了四节跨学科融合课例:尤鲁滨、徐卉老师执教《我的园林手账》,以《苏州园林》为主线,动静结合,明暗线相辅相成,使语文素养在“画”与“话”中提升,艺术培育在“美”中延展,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别开生面;韦沁、乐俊兰老师的《不做“胖墩墩”——健康行为修炼手册》,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,从均衡饮食、体育锻炼、阳光心态入手,指导学生正确维护身体健康、有序规划自己的暑假生活;夏懿老师带来了《数说<田忌赛马>》,课堂中可以看到数学和语文学科的高效融合,学生思维与逻辑的有度提升;浦亚琴老师带来了跨学科课例《Let’s be party planners!》,从毕业话题入手,通过数字联想、合作探究等活动,激发学生的创造力,趣味十足。
来自唯亭实验小学、车坊实验小学和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4位教师带来了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:唯亭实验小学的陈婷老师执教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》,紧扣文本,依托表格,注重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,有序指导学生复述课文;车坊实验小学的袁蕴闻老师执教《用数对确定位置》,巧妙创设情境,将数学学习融入故事中,引导学生积极思考、主动探究;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张俐老师的《How are you?》将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在故事情境中、汇聚在故事文本里,在故事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;车坊实验小学张丹老师带来了《有趣的生肖邮票》,张老师细致地讲解了和邮票相关的有趣知识,细心地进行了邮票制作绘画示范。
精彩的课堂展示结束后,几位上课老师依次进行了说课,或谈设计思路,或说上课感受,或讲磨课经历,或分享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经验,诚意十足、亮点迭出。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意义不凡,对自己的教学帮助颇多、收获满满。
【专家引领】深度聚焦,践行学科新目标
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、教育学博士李利为我们带来《学科实践及其实现路径》专题讲座,李教授阐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,呼吁老师们“让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发生”,指出了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,强调了要正确理解“大单元”“跨学科大概念”,讲解了基于真实情境深度学习的重要性,告诉老师们在学科实践中,要关注“做”背后的“思”,要实现学生思维的“可视化”,要打造“深度”思考的课堂。
讲座中,李教授睿智而细腻的讲话、丰富而生动的实例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通过讲解,老师们不仅对义务教育课程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,深入了解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设计方法,同时掌握了不少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。
本次活动中,苏州工业园区的老师们努力打破学科壁垒,有序构建智慧新课堂,展示了一节节精彩的多学科融合课例。未来的教学坦途中,翰林“四有”好教师团队将在课程重构、教育改革、课程标准等方面继续学习与推进、继续创新与实践,真正让课堂熠熠生辉、让教育充满一切可能!
撰稿:查澄娟
图片:教研组长
审核:师训处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